上次提到一则猴子的寓言(详见3月13日的文章),后来我又想了想,似乎庄子对“吴王”的评价有些不公平,尤其是对我故事中的“吴王”,因此在这里决定为“吴王”辩护几句。
既是一国之君,或多或少还是有一定的涵养,怎么会因为一只不知天高地厚的猴子,当着众多手下勃然大怒?不免太没有风度了吧? 真正的吴王是何许人也,我不太清楚,也许历史上的吴王真的就这点修养吧。但我要讲的是我心目中的“吴王”,故大家不要太讲求实事求是。
因此,如果是我写这一篇猴子的寓言(希望庄子他老人家大人大量,不会见怪),吴王应该对于猴子的行为嗤之以鼻,不予理睬,甚至一笑了之,若修养真的到了一定程度,应该会视之为免费的表演,大可面带微笑欣赏之。
反之,我觉得真正沉不住气的应该是吴王的手下。吴王既是如此修养,手下必然视为偶像,怎能任由猴子嚣张,依然坐视不理?当着吴王的面,大家自然不宜发作,吴王也不愿手下和猴子一般见识,制造不必要的笑柄。但是,这些吴王的忠实跟随者,怎能就这么轻易放过这只猴子,让它肆意横行,这口气咽不下啊!于是,当夜幕降临,吴王熟睡之际,这些士兵就集结起来,火把、弓箭、刀枪棍棒一应俱全,冲上山去。此时,那只猴子才发现自己犯下的错误,已为时太晚。匆忙之间,它想混入猴群,以为鱼目混珠,可保得小命一条。然而,白日嚣张之时,士兵们已经认清了它的面目,就算化成灰大家都认识,何况在火把照耀之下,它真的是无处遁形。更惨的是,其它猴子为了不被殃及池鱼,此时都远远地避开,形同陌路。更有一群平时被它欺负却敢怒不敢言的小猴子,此时更是心中乐开了花(学生作文必用之句)。虽然我坚决反对落井下石之举,但对于猴子们如此反应,我还是不得不表示理解。人被压迫久了,也会如此,何况是没有受过教育的猴子们。
事情过后,这只猴子的生活就完全取决于它自己。若死不悔改,此类事情必将持续发生,它只能祈求其它的“王”也同吴王一样有风度,他们的士兵都是圣人,否则,日子不好过啊!
由此可见,不论吴王的修养如何,猴子的结果都是一样的;不论那只猴子生活在古代还是现代,它的结果也不会有太大不同。这也证明了庄子他老人家是很有远见的。有机会,这只猴子应该请位补习老师,补一补华文,好能够读读《庄子》、《中庸》之类的书,生活一定起色很多。
This entry was posted
on March 21, 2008
at Friday, March 21, 2008
and is filed under
胡编乱造
. You can follow any responses to this entry through the
comments feed
.